13 Feb,2025

浏览次数:155

《政府采购法》二十二条,详细解读!
发布者:中招政采发布日期:2025-02-13 00:00:00

《政府采购法》第二十二条为政府采购活动设定了明确的供应商资格条件,旨在保障政府采购的合法性、公正性和效率性。

 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》第二十二条,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满足以下六个基本条件:

 

(一)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。

 

供应商必须是一个依法成立,能够独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。这意味着供应商必须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,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 

投标时,需提供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证件。

 

(二)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。

 

供应商应当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,这反映了供应商在过往的商业活动中是否诚实守信,是否遵守法律法规。同时,一个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是保证供应商经济状况健康、透明的前提,可以帮助采购方准确评估供应商的财务实力和风险水平。

 

这是评价供应商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标准,有助于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 

投标时,需要提供审计报告,或者银行资信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。

 

(三)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。

 

这要求供应商必须具备完成采购项目所需的技术实力和物质基础,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。

 

投标时,需要提供承诺函,需要提供人员证件和设备清单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。

 

(四)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。这反映了供应商的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也是评价其信誉的重要方面。

 

投标时,需要提供社保和纳税的扣款回执单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。中小企业、新成立企业可以提供辅助证明材料或承诺函。

 

(五)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,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。

 

这是对供应商过往经营行为的约束,以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关于“重大违法记录”,一般可理解为包括受过行政处罚(如警告、罚款、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停业整顿等)和受过刑事判决处分两种情况。但需注意,警告和一定金额以下的罚款通常不被视为重大违法记录。

 

投标时,一般提供承诺函即可。

 

(六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。

 

这是一项兜底条款,用于涵盖其他可能由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特定条件。

 

这个说的就是行业特定的证书,招标文件一般都会做详细的说明,规定投标时需要提供那些材料。

 

此外,该条款还规定了采购人特定条件设置权,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,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。

 

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严格限制,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。这是为了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非歧视性。

 

附:《政府采购法》第二十二条规定:

 

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的条件:

 

(一)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;

 

(二)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;

 

(三)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;

 

(四)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;

 

(五)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,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;

 

(六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。

  

*本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著作权人发现本公众号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及时留言联系。


扫码关注我们,获取更多最新专业资讯。

 

 

电话咨询
扫码咨询